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www.indyconnectnow.com)、掌中安徽訊(記者 馬冰璐)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歲末年初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持續鞏固根治欠薪成果,安徽省人社廳決定自2023年11月13日至2024年春節前,在全省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要求所有查實的欠薪案件在2024年春節前全部辦結,讓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工資報酬返鄉過年。
所有查實欠薪案件在2024年春節前全部辦結
此次行動要求以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主線,堅持源頭防欠、系統治欠、依法懲欠、集中清欠,壓緊壓實屬地政府責任及行業部門監管責任,集中排查化解欠薪風險隱患,更加高效處置欠薪問題,督促用人單位履行工資支付義務,所有查實的欠薪案件在2024年春節前全部辦結,讓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工資報酬返鄉過年。
各地要實行“大數據+鐵腳板”工作法,綜合運用信息化等手段,多部門聯合實地排查,緊盯重點項目企業,全面排查欠薪風險隱患,摸清欠薪底數,建立臺賬,逐條整改,限時化解。
其中,各地要充分發揮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監測研判功能,運用大數據手段監測預警欠薪風險隱患,對欠薪投訴量大、工程款撥付和工資支付異常的重點行業企業,綜合分析研判風險等級,實現精準摸排、提前預警,動態掌握風險底數。對出現債務違約或債務風險較高的房地產企業所屬項目,要進行重點排查,摸清欠薪底數,建立臺賬,分析欠薪原因,提出針對性舉措,明確化解責任人和責任單位,持續跟蹤化解。對發生過欠薪的工程項目、加工制造業等企業加密排查頻次,將欠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暢通維權“綠色通道”,落實首問負責制
各地要進一步暢通欠薪維權“綠色通道”,對欠薪舉報投訴,加強跟蹤督辦和滿意度回訪,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優化維權渠道,人社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向社會公開舉報投訴電話、網站等維權渠道,在工程建設項目、重點企業醒目位置公示舉報投訴二維碼,為農民工維權提供高效便捷服務。落實首問負責,人社部門要做好欠薪舉報投訴接待,接到舉報投訴后,逐條建立臺賬,明確責任人員,及時核清事實,收集固定證據。對屬于欠薪問題的,要明確專人,及時處置,閉環管理;對不屬于欠薪問題的,要告知其反映渠道或救濟途徑。
依法分類處置,快速化解欠薪問題
各地要把解決欠薪問題效能作為重要工作標準,對欠薪問題分門別類,靶向施策,提升欠薪問題化解效率,依法嚴厲查處欠薪違法行為,做好行刑銜接,加大懲戒震懾力度。
監察執法快立快處,對符合立案條件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應立盡立、快處快結,督促企業盡快履行工資支付義務。對拒不履行工資支付義務的,要及時作出行政處理處罰,并依法依規將其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實施信用懲戒,促使企業限期改正并支付欠薪。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經征得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同意,可協調相關各方進行平等協商,協調達成一致意見的,可組織相關各方訂立和解協議。要總結推廣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聯合辦案工作機制,對符合仲裁受理范圍的勞動爭議,經行政協調達成協議的,可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通過相應“綠色通道”受理并適用簡易程序出具調解書或進行司法確認,提高行政調解可執行性。
優化程序快調快裁,要充分發揮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優勢,持續優化辦案程序,縮短辦案時限,做到簡案快辦、繁案精辦、調裁結合。健全速裁機制,實行容缺受理,開展要素式辦案,創新庭審方式,探索線上審理,方便農民工異地維權、快速維權。同時,加強辦案協同,邀請相關部門參與,吸收律師、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參與調解和案件辦理。
司法協同快移快審,對惡意欠薪涉嫌犯罪的,人社部門要強化證據收集,及時通過案件聯動機制移送公安機關,提升行刑銜接質效,做到應移盡移。公安機關對收到的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線索,要及時受理審查,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要依法立案、快速偵辦,依法打擊惡意欠薪犯罪。檢察機關要暢通農民工起訴“綠色通道”,依法辦理涉農民工討薪的生效裁判監督、執行活動監督、支持起訴案件,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案件,依法快速受理審查、提起公訴。人民法院要快審快判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開展涉欠薪案件集中執行專項行動,最大限度推動涉欠薪案件生效裁判執行到位,有效解決農民工“贏了官司拿不到錢”的問題。司法行政機關、工會要加強對用人單位法治教育和宣傳引導,積極為被欠薪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加強法律援助,做到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應援盡援。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