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星報官方網站
    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www.indyconnectnow.com
    您的位置: 首頁 > 保險 > 正文

    陽光人壽:持續優化長護險經辦服務能力 讓失能人群“有備而老”

    2023-10-26 10:48:41 來源:陽光人壽   編輯:劉珍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社會保險體系補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自2022年起,陽光人壽開始承辦重慶4個區縣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在巴南區醫保局的指導下,陽光人壽持續優化長護險經辦服務能力,目前已構建形成申請、評估、服務、結算、監管等全鏈條制度體系,并獲評“2023年度重慶市深化醫改年度典型案例”。

    一沉到底 深度嵌入長護經辦試點工作

    到底8月份,陽光人壽重慶分公司駐巴南區醫保局的合署辦工作人員段佳莉在錄入申辦人員檔案后,緊接著打開手機聊天對話框,開始一一解答江蘇省無錫市唐先生的長護險申報咨詢問題。

    唐先生的父親在巴南退休后,便跟隨唐先生一同在無錫生活。今年2月,他父親因腦中風住院,至今未能恢復行動能力。“連續重度失能6個月以上,可以申報長護險。”段佳莉一邊仔細查看唐先生傳來的電子資料,一邊耐心解釋,希望盡量為其縮短申報時間。

    承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以來,陽光人壽重慶分公司采用合署辦公模式扎根4區縣開展經辦工作,與廣大群眾零距離、面對面,講解政策、受理評估、審核待遇等,著力打通長護經辦服務“最后一公里”,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務。同時積極參與“成渝長護險異地評估結論互認”項目,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兩地居民的“標配”。積極參與“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項目,協助項目組高效精準的收集高質量微觀數據,推動老齡化問題的研究,并收到項目組的感謝信。

    一站到底 從評估到照護的雙向奔赴

    在巴南區,目前已構建形成了由1個經辦窗口、1個實訓基地、23個社區服務點組成的全覆蓋式“15分鐘”長護險經辦服務圈。與此同時,巴南區合署辦還協助推動巴南區人民醫院和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成為長護保險評估機構,在當地催生專業護理機構23家,進一步提升長護險供給品質和服務水平,讓長護經辦服務不斷向“神經末梢”延伸,助力長護險全流程提質增效。

    “今天吃了什么呀?”“現在什么季節曉得嗎?”“能自己上廁所嗎?”……數十個涵蓋日常生活認知、感知與溝通能力等問題,評估專家李云慧都會細心詢問,并觀察老人的反應情況;另一旁,評估員王丹在查看老人的住院病歷、出院小結,并拍照留存,以便后期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服務。

    自試點以來,巴南區合署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持續優化長護險評估全過程管理。“在接到申請后,我們會及時安排評估員對失能人員開展評估。評估結果達標重度等級的,可自行選擇居家、上門、機構3種照護補貼。我們還會對評估結果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重新評估并調整相應等級。在高效評估的同時,確保長護險基金用到實處。”巴南區合署辦負責人王丹介紹道。

    掛上工作牌、戴好口罩,上午8點,趙海玲和阮仁萍準時來到巴南區蓮花街道廣益街社區,敲響了趙祿、陳光老兩口的家門。一番寒暄后,趙海玲彎下腰,小心翼翼將年過九旬的兩位老人依次從床邊抱到客廳沙發。有護士從業經驗的小阮評估好老人當日的基本身體情況后,兩人便給老人擦身子、刮胡子、剪指甲……每次上門護理都包括了24項基本生活照料和臨床護理服務,而作為護理機構的趙海玲當日共有5位老人需要照護,她的日程被排得滿滿當當。

    “身體好了,還要出去耍喲。”趙海玲一邊忙活,一邊還不忘陪老人聊天。陳光聽后慢慢地回應:“出去耍,要得。”對此,兒子趙寧時常感慨,“她做的這些,比我們細致多了。”3個小時的護理結束后,趙寧未支付任何費用,每人一次50元的上門護理費全部由長護險基金支付。

    目前,在巴南,像趙海玲這樣的護理服務人員有600余人,依托當地醫院護理人才優勢,巴南合署辦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培訓,提升護理流程的科學性、操作的規范性及服務的專業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專業機構上門護理,失能家庭也因專業照護得到了生活質量的改善。

    一心為民 為護理保障扎牢兜底大網

    今年2月份,陽光人壽重慶分公司駐巴南區合署辦負責人王丹收到一條大數據監管系統推送的異常信息。“待遇享受人劉樸,已經連續一周每日臥床時間未超過8小時,身體情況可能有變。”王丹趕緊將情況反饋至巴南區醫保局,并通過“智慧長護管理系統”實時觀測相關數據,最后結合專家意見,確定老人身體狀況已有好轉。

    79歲的劉樸從今年1月開始申報長護險。由于劉樸退休后便跟隨兒子在北京生活,為了更加準確地評估老人的失能等級,在收到老人申報的同時,一套智能監管設備隨即被寄出。“該套設備以睡墊為感應裝置,通過提前錄入申報人相關信息,可在后續臥床時隨時感應、記錄翻身等動作,并及時將數據傳回監管平臺。”王丹介紹,這套設備就連接著“智慧長護管理系統”。

    通過該系統,可以及時發現失能人員的身體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動態評估認定,確保長護險基金正常使用。

    自經辦工作開展以來,巴南區合署辦人員積極協助巴南區醫保局從嚴監管長護險基金使用情況,建立健全線上監管、線下調查、行業監管等綜合監管機制,杜絕弄虛作假、服務打折扣等現象,防止長護險基金“跑冒滴漏”,只有不斷優化升級長護險全鏈條體系,才能讓失能人群真正實現“有備而老”。

    (文中失能老人及家屬均為化名)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